赤枫阁:烧窑是不断测试火与土之间温度转换,柴灰落向的过程
这些都是柴烧的,四五天的烧制,泥巴大部分自己挖的,有瓷的和陶的,温度在中高温。
——袁存泽
| 赤 枫 阁 第 十 六 窑 选 辑 |
组合使用场景模拟
茶杯/茶碗
茶壶
茶壶壶承
公道杯
盖碗
茶叶罐
花器
草木灰融化形成天然的釉
依附在坯体上
跳动的火焰则在坯体上
落下流水般的火痕
“赤枫阁”名字的由来,起初,是因为我们希望能把火的痕迹留在陶瓷作品中, “赤”字在篆体里是上面个“土”,下面一个“火”,这个字构成了柴烧的主因。赤枫是一种枫树品种,其枝干常年呈火红色,这些色彩恰好是火、泥土和部分柴烧器物的颜色,故取名为“赤枫阁”。
赤枫阁柴烧工作室logo
古代柴烧讲究将木灰与坯体分离,烧制陶器时罩住作品,使得釉色面貌保持一致。在釉面上落了灰或在胎体上走了火痕,都是不被欣赏的,被称之为“瑕”。我们所烧制的器物,反其道而行,独独将“瑕”放大。木柴燃烧产生的灰烬与火焰,从窑中预留的小径直接窜入窑内,草木灰融化形成天然的釉依附在坯体上,跳动的火焰则在坯体上落下流水般的火痕,柴烧作品经过灰釉、火痕和各种火色的交叠而在坯体表面形成了写意山水般的图案,或烟雨蒙蒙而清幽宁静,或深谷长峡而重崖叠嶂,或溪水淙淙而欢快明跃……层次丰富,色彩多样,自然而无粉饰之气,散发出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
析·工艺
柴烧是神奇而充满挑战的烧成方式,部分工艺解析:
建窑:赤枫阁的窑是我们研究后自己设计搭建的,窑为“连房式登窑”,起源于唐末期的潮州,现如今日本、韩国较常用。中国柴烧多为龙窑和蛇窑。
采矿配泥:不同于其他烧成方式,柴烧对于泥的要求更为苛刻。我们要去各个地方采集泥巴进行配比,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配制好的泥巴还需一定时间的沉腐,再晾到干湿度均匀,才可开始制作。
制作:每一件器物由我们自己亲自手工慢慢成型,几年的时间的尝试,使用慢慢演化出风格和生命的过程。
晾干:待到天晴时,把做好的坯置于台阶上,慢慢晾干,然后转到窑旁,等待装窑。
装窑:按着器型和需要的落灰量不同进行装窑,不同的柴烧效果需要不同的装窑方式。每一件器物的进入,都会改变窑和火焰流动的方向。为了充分利用好窑内的空间和给每件作品找最合适的位置,加上作品底下都要放上支钉,以免釉粘住棚板,所以会花费两三天时间装窑。装完窑之后要用耐火砖封窑,才可进行烧制。
烧窑:陶瓷烧成有运气因素,所以每次烧窑前,赤枫阁都会按传统祭窑神,以求好的作品。风俗的传承使他们依稀铭记关于火的文化,这是一个与火交流的过程,是陶人置身于自然的力量中感受火与土之间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不断去寻求火与土之间温度转换,柴灰落向的过程。这是一次奇幻的旅程,在手工劳作与自然之力之间构筑的迷人现场,每一个动作和决定都充满了偶然与惊喜!五天五夜不间断投柴、控温,足足要烧掉七吨木头,三个人每天轮班,每人八小时,窑温可达1300摄氏度。
出窑:烧成后,还需花一个星期降温,才能进窑将作品取出。后期再进行打磨清理才算完成。
△ 文、图:赤枫阁
theCreator:赤枫阁
赤枫阁柴烧工作室,位于杭州,建于2014年7月。由中国美术学院毕业生袁存泽、许超奇和韩敏共同建造,赤枫阁长期关注柴窑的建造与烧成。
图文由赤枫阁授权刊登,theCreator编发。
theCreator
张耕 尹小玮 邹平正 张剑 肖宽 凉二 侯云 http 杨健 904h 张君钢 简内 方余龙 象牙塔 绿李 徐静 司玮 卢彦鹏 张宗希 anusman 张羞 张鹏 关晶晶 杨韬 陈雨 罗丹 烟囱 王狼狗 司屠 党培龙 曾昭满 刘冬旭 李俊 翟倞 刘耀华 林奥劼 Hingll 赤枫阁
| 近期发布 |
_
• 更像文化 | theCreator
• 主编:http | thisishttp@foxmail.com
更 像 文 化 上 线 :陈雨、张宗希、侯云、张剑、邹平正、尹小玮的作品
↙